12月13日,在上海舉行的谷歌開發者大會(Google Developer Day)上,谷歌云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團隊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公宣布:谷歌AI中國中心正式成立。
所謂AI,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縮寫。
該中心將會從北京開始發展,由李飛飛和谷歌云研發負責人李佳共同領導。李飛飛將會負責中心的研究工作,也會統籌谷歌云AI(Google Cloud AI), 谷歌大腦(Google Brian)以及中國本土團隊的工作。
在當天的演講中,李飛飛總結道:“我和我的團隊今天回到中國,希望開始一段長久、真誠的合作。”
谷歌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她也是斯坦福計算機科學系的終身教授和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的主任。
“在AI的世界里,中國早已覺醒”
谷歌AI中國中心的重點將是基礎AI研究。
對中國AI領域取得的成就,李飛飛展示了一張獅子的照片,并引用了一句“名言”,“中國是一只沉睡中的獅子,它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李飛飛說,在AI的世界里,中國早已覺醒,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之一。
中國在AI的學術領域排名前列。據李飛飛介紹,2015年,中國作者有138篇論文收錄于人工智能發展學會(AAAI)。2015年前的AI刊物中,中國作者貢獻了43%的文章。在基礎科研方面,中國世界領先。李飛飛說,這也是她提出希望將谷歌的AI基礎研究帶進中國的原因。
2010年,李飛飛發起計算機自動識別圖像的ImageNet國際挑戰賽。在過去3年里,這項賽事的優勝團隊都來自中國。同時,在世界規模最大的數據科學家社群Kaggle中,中國已經迅速躍升為第三大貢獻者,該平臺排名前1000的競賽者中,有65人是中國人。
李飛飛介紹,谷歌AI中國中心由一小群最優秀的AI研發者組成,將會與谷歌云、谷歌大腦和谷歌中國的本土研究員緊密合作。她還表示,谷歌會珍惜這次和中國頂尖AI人才緊密合作的機會,這些人才勢必也是世界AI的頂尖人才。
除了進行基礎研究,谷歌AI中國中心還會和中國學術界建立緊密聯系,為學生和AI研究人員提供高質量的AI和機器學習的教育支持。李飛飛表示,中國AI中心的成立,將會是谷歌在中國長期研發AI的第一步。
當下,從刷臉解鎖到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已被視為新一代的基礎技術。
李飛飛說,AI的發展能夠改變世界,但這一切必須通過工業界、學術界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通過全球深入合作,才可以保證未來的AI能惠及所有人。谷歌AI中國中心是對這個目標的小小貢獻。
谷歌中國中心“見光”:渴求中國AI人才
可見的是,此次谷歌AI中國中心宣布成立,是谷歌公司層面長期籌備的結果。
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李飛飛提到,從她1月入職谷歌時,就開始謀劃并推動在中國成立AI中心,在與谷歌CEO皮查伊(Sundar Pichai)、谷歌云CEO格林(Dianne Green)等人一起頭腦風暴時,就提出在中國展開基礎AI研究的想法,“現在是終于見光了。”
關于接下來的目標,李飛飛表示:“做好第一步,我們才剛剛開始,最重要的是做最好的研究,做最好的合作者。”
谷歌以AI First作為發展戰略,谷歌云、谷歌大腦、阿爾法狗母公司Deepmind等部門,都在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發,現在,谷歌AI中國中心也加入到了谷歌的AI研究團隊中來。
12月13日,李飛飛在谷歌開發者大會上宣布,谷歌AI中國中心正式成立。
谷歌在全球擁有超過1400位AI科研人員。但谷歌對AI人才依舊渴求。
此次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面向開發者和學生公布了谷歌的中文招聘頁面、TensorFlow的微信公眾號,參會者也會收到谷歌的招聘宣傳彩頁,以及中國谷歌開發者社區的宣傳彩頁。李飛飛在參加完谷歌開發者大會的演講后,還參加了面向中國學生的宣講,并向學生們介紹了在學校和公司做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區別。
隨著人工智能成為各個國家、企業爭相發展的重點領域,從事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人才需求急劇增加。谷歌自2017年來,在中國招募人工智能人才的步伐就沒停過。
早在2017年5月24日的烏鎮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上,李佳就談到,谷歌正在“尋找人工智能相關的人才,補充到北京和上海現有的工程師團隊”。
11月28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谷歌亞太地區媒體開放日上,谷歌資深研究員、谷歌大腦負責人杰夫·迪恩再次提到,谷歌正在中國招聘人工智能相關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