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頭條】
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委員會落戶重慶
該委員會旨在促進絲路沿線國家政府、城市、企業、民間在智慧城市和新興產業領域內的全面深入合作,它將帶動中國有關城市和絲路沿線城市實現政策制定與協調等合作。
二、【智能家居、智慧城市】
1.城市精準化管理樣本上線
天津濱海新區的于家堡智慧城市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將于8月正式運行,實現城市精準化管理和資源集約化利用。
2.人民日報攜手支付寶發起“中國縣域移動政務服務行動
雙方依托“互聯網+縣域”計劃到2018年底發展1000個縣域同步到人民日報客戶端和支付寶,并在智慧政務等方面合作。
3.智慧醫療科技成果推介入閩
“2016年海峽技術轉移專場—智慧醫療科技成果推介對接會”上,90余項先進技術成果借閩進入全國智慧醫療系統。
三、【智能制造、機器人】
1.科學家首次在零重力狀態下3D打印出人類組織
在墨西哥灣3萬英尺高空的一架零重力公司的飛機上,科學家們成功地在零重力狀態下3D打印出第一個可用的心臟結構。
2.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公示
工信部《實施方案》強調,在符合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企業中,分類開展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5種新模式試點示范。
3.重慶市機器人行業再添高端研發平臺
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將緊密圍繞重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等重點產業,整合從產業需求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的垂直產業鏈。
四、【通信、底層技術】
1.愛立信與Vimpelcom簽10億美元合同助其數字轉型
雙方簽署了一份軟件合作協議,價值10億多美元,Vimpelcom計劃通過愛立信軟件和云計算技術,對其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
2.Telefonica攜手中興共建拉美首個VoLTE和FMC商用網絡
Telefonica 秘魯通過中興通訊獨家承建的統一IMS平臺,為用戶提供了VoLTE&FMC業務。
3.中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
星微數據流類型處理器,極大地提升計算能力與功耗的比例,使得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機器視覺應用中可以大顯身手。
五、【可穿戴、智能硬件】
1.步步高 imoo手機主打學習
步步高已經注冊了新的手機品牌“imoo”,據了解,imoo 品牌將面向學生群體,主打學習功能,其余信息暫時未知。
2.以色列研發可透視坦克頭盔
IronVision采用戰斗機飛行員頭盔開發技術,它能將坦克上的攝像機拍攝到的影像實時傳送回頭盔的護目鏡上,可實現穿墻透視。
3.諾基亞發力VR與可穿戴
諾基亞與一家法國技術公司合作開發智能可穿戴設備、數字化健身產品。還推出了它的首款名為虛擬現實攝像頭OZO。
4.高分子仿生膜能撫平皮膚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新的可穿戴高分子材料,可以恢復皮膚的美觀和功能特性。這種仿生膜有彈性,隱形,具有耐久性,還可以保濕。
六、【智能交通、車聯網】
1.首個無人駕駛技術標準或將發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在國家智能互聯汽車試點儀式上表示,國內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或在兩個月內發布。
2.工信部批準RFID輪胎電子標簽標準實施
7月1日將正式實施,標準對其植入方法和編碼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將促進國內智能輪胎行業快速發展。
3.德國宣布2030年停售燃油車
經濟部副部長Rainer Baake提出一項新規定,到2030年德將禁止出售傳統內燃機汽車,達到新車零排放的目標。
七、【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
1.認知數據攜手東南衛視大數據合作
雙方將以影視大數據為主題,開展各種形式的媒體及市場活動,共同推進影視文化大數據平臺的品牌建設。
2.研究者開發AI眼球追蹤系統
麻省理工學院和佐治亞大學的研究者最近研發出了一種新的人工智能軟件,可以把任意一部智能手機變成眼球追蹤設備。
3.豐田將開發人工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提升汽車安全
豐田先進研究部門主管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5年內開發整合人工智能技術的駕駛輔助系統,以提升汽車安全性。
八、【科技財經】
1.京東布局車聯網金融
四維圖新攜手京東金融,雙方將彼此優勢互補,圍繞產品創新、數據采集、資源共享等方面共同布局車聯網大數據金融服務。
2.16WiFi獲3億B輪融資創商業WiFi領域新高
公交WiFi運營商16WiFi宣布,B輪融資接近尾聲,目前已獲得3億元人民幣融資。這是商業WiFi領域截至目前獲得的最高B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