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著名的信息供應商湯森路透公司發布了《2016全球創新報告》(2016 State of Innovation),基于專利數據和全球科技文獻對全球創新活動進行深入分析,涵蓋航空航天與國防、汽車制造、半導體、醫療等12個行業領域。報告顯示,2015 年全球創新活動同比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其中醫療器械、家用電器、航空航天與國防、信息技術及石油與天然氣等領域的增長最為顯著。
一、全球創新穩步增長
總體來看, 2015 年全球專利總量接近250萬件,創下歷史新高,較2014年增長13.7%。自2009年發布第一份《全球創新報告》以來,專利總量的增長率已超過100%,如圖1所示。12個主要行業領域發明專利數量達到137.7萬件,較2014年增長10.1%,較2013年增長12.9%。醫療設備、家用電器、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創新增長領先,與2014年相比分別增長27%、21%、15%,如表1所示。得益于在替代能源領域的拓展,石油與天然氣領域發明專利增長迅速,較2014年增長 14%。信息技術領域仍然是全球創新的焦點,發明專利總量占12個行業領域的31%。生物技術領域是唯一呈現下滑趨勢的領域,同比下滑幅度為 2%。
2015年新發表的科技文獻總量與2014年相比下降了19%,與2009年相比下降了27%。通常而言,科學文獻的出現要比相關專利的問世早3-5 年。研究產出的下降可能是創新放緩的早期信號。
圖 12009-2015年專利總量情況
圖 2近年新發表的科技文獻總量
二、多家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上榜
中國企業、科研機構及高校在全球創新報告中有突出表現,其中美的集團、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在家用電器領域榮居專利數排行榜前三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石油與天然氣領域創新前兩位;華為公司在電信領域的專利數位于全球第二,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利數也排在全球第七;聯想公司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利數量排在全球第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石油領域繼去年榮登榜首后,今年再次奪魁。中國科學院在家用電器、制藥和半導體材料領域進入論文數排行榜全球前十。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知名學府進入了報告榜單,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三、開放式創新蓬勃發展
當前,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正在不斷顛覆以往的創新模式和流程,逐漸打破了資源封閉、能力局限于組織內部。分享經濟快速增長,創新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同時,全球創新節奏日益加快,單個組織依靠自身力量獨自開展創新已不再現實,幾乎所有行業的企業都在與研究機構、科學家以及其他各方(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有競爭對手)合作,以盡快將其想法推向市場。
在此背景下,開放式創新蓬勃發展,各大企業、高校、政府機關和研究機構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將各種新技術推向市場。寶潔公司與圣保羅大學、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及哈佛大學等知名研究機構在化妝品領域的合作。福特汽車公司與密歇根大學、都靈理工大學等頂尖研究機構在汽車領域的加強合作。波音公司不但與美國許多大學建立完善的合作關系,還與英國的劍橋大學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的著名航空航天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涉及信息技術、航空和制造技術等。這些都是“開放式創新”模式下的典型合作案例。開放式創新的發展顯示出跨國公司與多產的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通過與優勢互補的其他組織合作,企業可以加快市場化步伐,滿足顧客對縮短創新周期的需求。
四、創新活動日益交叉融合
隨著物聯網的異軍突起,行業之間以及企業專業領域之間的傳統界線正變得越來越模糊。創新活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專業領域,而是向其他領域滲透。為了保持競爭力,為了超越股東的期望,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業務拓展到其他領域,同時將其特有的專業優勢帶入新領域。包括蘋果、杜邦、通用電氣、IBM和三星在內的很多公司在其核心領域之外的其他多個領域的公司排行榜單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三星是最突出的一個例子,該公司在所有12個行業中都有創新表現。這意味著作為一個電子消費品和電信巨頭,三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專利組合,涉及航空航天、汽車、生物技術和半導體等。
五、美歐引領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創新
2015年,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創新持續活躍,美國、歐洲軍工巨頭引領該領域發展,有五家企業入圍創新前十強。美國的聯合技術公司發明專利數量為716件,位居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第一。空中客車公司發明專利數量為620件,較2014年增長約14%。
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創新活動主要集中在生產技術、先進材料、結構和系統等領域。生產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達到2.2萬余件,占總量的39%,較2014增長19%。
近年來,空間技術領域創新一直是航空航天領域的熱點。波音公司在空間技術子領域的創新活動快速增長,2011-2015年發明專利數量為221件,遙遙領先于位居北美區域第二的霍尼韋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