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兩個行動計劃同時出現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引發多個行業的深度關注。而在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兩大戰略首度聯袂亮相,“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就此出爐。
會議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促進制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引導企業適應和引領市場,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此外,會議還明確要出臺11個配套實施指南、行動計劃或專項規劃以及設立“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等具體措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表示,加快推動這項工作取得進展,對于當前穩增長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經濟增長的L型軌跡的豎邊有多深,在多高的增速中樞上穩定下來,根本上取決于新的增長動力有多強勁。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等,均屬于做減法。這些減法可能帶來就業減少、財政減收等影響,需要新的高質量的增長點來吸收這些影響。而“中國制造+互聯網”的發展,將孕育更多高質量增長點。
會議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促進制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引導企業適應和引領市場,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此外,會議還明確要出臺11個配套實施指南、行動計劃或專項規劃以及設立“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等具體措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表示,加快推動這項工作取得進展,對于當前穩增長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經濟增長的L型軌跡的豎邊有多深,在多高的增速中樞上穩定下來,根本上取決于新的增長動力有多強勁。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等,均屬于做減法。這些減法可能帶來就業減少、財政減收等影響,需要新的高質量的增長點來吸收這些影響。而“中國制造+互聯網”的發展,將孕育更多高質量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