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倫敦公司運作的2000余噸生物航煤順利進入荷蘭航空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油庫,標志著中國石油在歐洲市場完成首單生物航煤交易,國際貿易新能源業務邁出了新步伐。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當“碳市場”“碳交易”不斷成為“熱詞”,對于生物質能企業而言,“經濟性”問題往往是最關注的焦點話題。
12月4日,大唐安徽發電有限公司660MW超臨界燃煤機組直燃耦合生物質發電項目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
11月21日10時,華能山東分公司日照電廠4號機組68萬千瓦耦合生物質發電示范項目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
“十三五”以來,我省燃煤電廠與鍋爐整治成效顯著,為全省空氣質量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生物質電廠與鍋爐的治理仍然是明顯短板。為推動全省生物質電廠與鍋爐綜合治理,進一步挖掘減排潛力,推進市縣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特制定本方案。
荷蘭公司Attero、Nordsol和Titan已為其生物液化天然氣項目 FirstBio2Shipping 達成最終投資決定(FID),該項目現已進入建設階段。
“國家標準發布后,解決了產業缺失技術標準的問題,促進了生物天然氣行業發展,更落實了2019年國家能源局下發的《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加快制定出臺生物天然氣系列標準,包括生物天然氣產品和并入燃氣管網標準的要求。”
意見指出,支持民間投資參與102項重大工程等項目建設。已確定的交通、水利等項目要加快推進,在招投標中對民間投資一視同仁。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太陽能發電、風電、生物質發電、儲能等節能降碳領域投資力度。
天目新聞記者從上海石化了解到。從2021年5月到2022年9月,上海石化通過摻燒生物質燃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900噸,相當于植樹86萬棵。
10月31日,國家電網浙江麗水縉云水光氫生物質近零碳示范工程啟動投產,這也是全國首個鄉村氫能生態示范工程,創造性地利用綠氫“提純”生物天然氣,為鄉村邁向共同富裕和用能“碳中和”提供新思路。
近日,由中國中化旗下企業西南院牽頭制定的國家標準《生物天然氣》正式實施。該標準填補了全球生物天然氣標準領域空白,將加快我國生物天然氣產業化進程,促進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感謝您選擇2022第十屆上海國際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于2022年12月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展會預計面積達4萬平方米,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企業參展,將吸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6000多名專業觀眾參觀。2022第十屆上海生物發酵展,勢必會成為參展商展示企業形象,推廣新產品新技術,行業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近日,國家能源局針對《關于推動農林生物質發電開展“隔墻售電” 促進產業實現市場化良性循環的提案》給予答復。其中指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通過市場化體制機制創新,減少農林生物質發電企業對補貼的依賴,積極研究支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價格政策。
9月26日12點58分,中國石化首套生物航煤工業裝置生產的首批30噸可持續航空燃料從鎮海煉化出廠,運往空客(中國)天津工廠,讓空客在亞洲唯一A320系列總裝線新造的大飛機吃上第一桶綠色好油。
2023第十屆上海國際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簡稱BIO CHINA 2023)將2023年12月1-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疫”別多日,盛會重啟,誠邀參與!
上一頁 1 2 3 4 5 6 ...
34 下一頁
近年來,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相對成熟,在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大的地區,成為消化利用秸稈的有效技術。在引進國外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經過消化吸收,我國已基本具備制造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的能力,引進國外設備和技術建設了一些垃圾填埋氣發電示范項目。我國生物質發電原料多種多樣,原料特性差別明顯,以農業廢棄物為主,還包括林業剩余物和潛在的灌木林。因此,發展生物質發電技術應根據各地的條件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案,鼓勵生物質發電技術的多樣化發展。在規模上,應根據原料供應的可能性,以中小規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