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共評出89項,包括科技進步獎共7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51項;技術發明獎3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獎2項;創新團隊獎2項;青年優秀創新人物獎5名。
相較于第二代核電技術30萬千瓦的電功率,第三代核電技術電功率需要突破135萬千瓦,對非能動安全和主要設備來說,就是那個大門檻。
5月16日,國家電投與威海市戰略合作項目工作推進聯席會在國和一號仿真國際交流中心舉行,會上宣布“國和一號+”光伏連廊項目啟動發電,這是山東省內首個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綠色零碳景觀工程。該項目位于山東榮成國和一號仿真國際交流中心內,是園區內重要的景觀改造與節能工程子項,項目總裝機容量130kW。光伏連廊延海岸線而建,以會議中心為起點至國家電投新能源科技館,總長度約500米,從空中俯瞰,猶如一條長龍蜿蜒盤踞。
2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家核電舉辦“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國家能源局中國核電發展中心,上海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產業鏈重點企業、國家電投領導及行業專家等出席大會,共同見證“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啟航。
2020年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志性成果“國和一號”——通過三代核電自主化,我國正在實現對國際最高水平的趕超。
2022年1月1日22時,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這是全球第三臺、我國第二臺華龍一號并網發電機組,年發電能力約100億度。
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局組織了2021年度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民生科技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這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結果。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定創新自信,緊抓創新機遇,勇攀科
中核集團總工程師雷增光在28日舉行的中核集團首屆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介紹,截至2021年8月底,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有51臺,裝機容量為5326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數為18臺,裝機容量為1902萬千瓦,在建機組數保持全球領先。
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百年能源發展史,一代又一代能源人以身許黨許國,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所需的能源事業,甘灑熱血、無私奉獻、不計得失,形成并不斷傳承發揚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優良傳統。他們常懷為民情懷,踐行為民初心,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九霄龍吟驚天變,助力雙碳譜華章。獻禮建黨100周年,我國核能領域凱歌頻奏,“華龍一號”投運、“玲龍一號”落地、“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穩步推進……
2020年9月28日,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志性成果——“國和一號”正式發布。這也意味著我國從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三代核電自主化戰略取得重大突破。
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冷氣堆示范工程,積極有序推進沿海三代核電建設。推動模塊式小型堆、60萬千瓦級商用高溫氣冷堆、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臺等先進堆型示范。建設核電站中低放廢物處置場,建設乏燃料后處理廠。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綜合利用示范。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
“國和一號”是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型號。機組設計壽命60年以上,安全水平相比二代核電機組提高了100倍;單臺機組年發電量大約120億千瓦時,可滿足超過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過900萬噸。
10月28-30日,“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玲龍一號”、快堆、核聚變、海洋核動力、國產質子治療裝置、國產電子加速器、核藥、同位素等核能、核技術產品將紛紛亮相2021深圳核博會。
“國和一號”是中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是中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采用“非能動”安全設計理念,單機功率達到150萬千瓦,是中國自主設計的最大功率(截至2020年)的核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