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從中國石油獲悉,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塔里木油田2024年產自6000米以下的油氣產量當量突破2000萬噸,達到2047萬噸,創新高。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含油氣盆地,超深油氣資源儲量豐富。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氣區作為我國新開辟的深地天然氣主力上產區,天然氣產量連續5年強勁增長。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博大采油氣管理區總工程師 周建平:目前博孜大北氣區夜間最低溫已達零下20多攝氏度,我們開井123口,每天從地層深處采出天然...
1月12日,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長慶鉆井公司川渝致密氣項目組40908鉆井隊承鉆的金淺525-7-H2井順利完鉆,標志著川渝地區首口致密氣瘦身水平井試驗成功,為川渝致密氣低成本規模開發提供有力支撐。金淺525-7-H2井位于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是西南油氣田公司致密氣水平井從215.9mm井眼到190.5mm井眼的首次嘗試。施工前,川渝致密氣項目組統籌該井型所需特殊工器具,積極協調長慶、川東、川西管具公司,保證工器具組織到位。針對施工泵壓高、地層...
截至1月8日,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總院自主研發的APS3.0系統已在中國石油27家煉廠和煉化新材料公司全面實施應用。自此,中國石油成功實現煉化業務生產計劃優化系統的國產化替代,迎來中國芯。長期以來,中國石油煉化業務生產計劃運行主要通過購買國際商業化軟件來實現,使用成本高昂。從2011年開始,規劃總院優化中心團隊緊密結合煉化企業計劃優化應用需求,放棄原先依賴的國際商業化軟件內核,從零開始持續攻關。APS3.0的核心在于自主...
2024年,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深入踐行集團公司國際化戰略,著力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統籌推進生產經營、提質增效、改革創新和風險防控等各項工作,油氣權益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實現億噸效益穩產,經營效益全面超額完成年度目標。聚焦主責主業,增儲上產成效顯著。科學編制37個一項目一策工作方案,扎實推進海外壓艙石工程。加大國內成熟開發技術在海外進一步推廣應用力度,推動產量穩步提升。風險勘探、集中勘探、精細勘探成果豐碩,...
新年伊始,原油市場動蕩,油價持續攀升備受矚目。美英對俄制裁致國際能源市場震蕩,1 月 10 日紐約輕質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漲幅超 3.5%,1 月 7 日油價已因西方制裁俄伊預期、中國政策刺激預期及歐美天氣因素處于高位。美國制裁俄兩大石油公司及 183 艘油輪與塞爾維亞相關公司,英國也制裁俄兩大油氣巨頭,目的是切斷俄資金與鞏固對烏支持。制裁引發供應恐慌和避險情緒,地緣政治緊張與全球經濟復蘇對能源需求上升,加劇供需失衡,推動油價...
1月16日電 國內成品油2025年第二輪調價窗口將于1月16日24時開啟。綜合機構觀點,成品油零售價或現年內第二次上漲。具體來看,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許磊對中新經緯表示,新一輪調價周期內,兩大原油期貨指標持續上漲,由于供應收緊預期增強,加上寒冬天氣美國燃油需求增加,且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下降等多重因素共振,支撐原油價格觸及近四個月高位,盡管調價窗口末期原油回撤但是跌幅有限。本輪原油變化率持續正值范圍內運行,當前成品油零售調價窗口處于...
廣州1月15日電 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日發布,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和聚碳酸酯項目完成最終投資決策,開啟全面建設。兩個項目合計投資近600億元。建成以后,中海殼牌乙烯總產能將達到380萬噸/年,可向市場供應1000多萬噸多元化石化產品。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將建設16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及下游16套化工生產裝置和配套設施,計劃于2028年建成投產。此項目每年可提供500多萬噸茂金屬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等化工產品,將總體實現...
1月15日從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中國三門峽盆地油氣調查取得重大突破,評價盆地常規石油地質資源量4.27億噸。據介紹,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河南省人民政府,瞄準久攻未克的南華北地區中小盆地群,在三門峽盆地再獲高產工業油流,評價盆地常規石油地質資源量4.27億噸。三門峽盆地位于河南省西部、南華北盆地西北部,面積4550平方千米。根據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整體部署,中國地質調查局圍繞全國中小盆地開展油氣資源戰略選...
1月15日下午2點35分,天津國際油氣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天津交易中心)動態大屏上數據實時滾動至10000000000,標志著平臺累計交易額突破百億元,天津交易中心在試運營階段取得階段性成果。自2023年12月28日試運營以來,天津交易中心在市各主管部門及天津經開區的大力支持下,憑借市場化的運營策略,贏得了股東方及產業客戶的廣泛信賴。在政策疊加及區位優勢助力下,天津交易中心在客戶注冊量與平臺日均交易額上穩步攀升,市場初步打開,目前,天津交易中心...
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探獲10個大型以上鈾礦床、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我國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1月14日集中發布。自然資源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要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發現全球首個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深層煤層氣勘探開發進入快車道,探明地質儲量突破5000億立方米。三門峽盆地實現油氣調查新突破,對全國中小盆地油氣勘查具有引...
1月10日,在江蘇如東洋口港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從卡塔爾運來26萬立方米LNG的運輸船順利靠泊,這是今年洋口港到港的第三艘進口LNG船舶。這些LNG經過接收站氣化后,可為剛剛迎來寒潮的長三角地區輸出1.6億立方米天然氣。據了解,目前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每天外輸天然氣3900萬立方米,以沖峰能力全力送暖。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是國家重點工程,現擁有6座LNG儲罐,總罐容108萬立方米。自投產以來,接卸了來自俄羅斯、秘魯、卡塔爾等26個國家的LNG,其中70...
1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五年來有關情況。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新武就川渝兩省市在共鑄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方面取得的進展作介紹。主要包括跨界污染協同治理、生態系統協同保護、綠色發展協同轉型三個方面。陳新武表示,川渝兩地設立了全國首個跨省市聯合河長制辦公室,攜手治理81條跨界河流,長江干流川渝段國控斷面年均水質穩定達到II類。兩省市共落實了6億多元資金,攜手實施57個項目,新建...
從駐津央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獲悉,昨日,由該公司承建的超大型海上油氣工廠——巴西國家石油公司40萬噸級P79 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項目13個上部模塊完工交付,標志著我國高端海洋能源裝備制造能力再獲新突破。FPSO作為高端海洋裝備的代表,被廣泛應用于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其工藝復雜,集生產、儲油和卸油等功能于一體。此次P79 FPSO船體型寬60米、總長345.3米、最大排水量為40萬噸,服役于巨型深水油田——巴西桑...
近日從長慶油田獲悉,自2020年油氣產量當量突破6000萬噸,長慶油田已連續5年刷新國內油氣田產量當量紀錄。面對低壓、低滲、低豐度油氣田開發的世界級難題,長慶油田創新形成大型陸相三角洲成藏等理論,形成黃土塬三維地震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在慶陽建成國內首個200萬噸頁巖油規模效益開發生產基地,頁巖油年產量占到國內總產量的60%以上,連續6年保持30萬噸/年增幅。同時,全力推進老油氣田穩產和提高采收率工程,油田綜合遞減率控制在9.2%;深入推...
1月8日,遼寧大連,由中國船舶大連造船聯合中船貿易為MSC地中海航運建造的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16000 標箱(TEU)集裝箱船MSC CARMELA(卡梅拉)輪命名交付。該船總長約366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達到17米。可運載16044個標準集裝箱,可裝載1800箱冷藏集裝箱。同時擁有加強消防、一人駕駛等船級符號,最大程度保障船舶的綠色節能環保和運營的安全性、經濟性。該船舶配備雙燃料主機、發電機和鍋爐,前后雙島式布置,適合于無限...
中國石油天然氣新聞資訊,中國石油,中國天然氣,中國石油資訊,中國天然氣新聞